把大城市成功的商业模式,复制到小地方,是通用的创业模式之一。

比如大城市刚开始流行剧本杀的时候,你所在的地方没有。

如果当地的消费能力允许,有一定的目标人群,这也许就是一个机会。

当然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坑,一不小心就会摔得鼻青脸肿。

今天就分享一个创业者想回家乡开摄影店,赔了几十万的案例。

这位创业者有市场营销经验。

他有个朋友在电商公司做摄影师,主要负责调光、产品拍摄和修图。

两人都有创业的想法。

一个会营销,一个懂摄影,两人一拍即合想回家乡开一家摄影店。

他们觉得凭借他们在一线城市积累的营销经验和摄影技术,肯定能大获成功。

他们没有头脑发热,马上行动,而是先做了一番调研。

他们家乡是江浙沪地区一个县城,比较富裕,居民消费能力较高。

这里只有一家开了十几年的老影楼,而且装修老旧。

当时正赶上刚开放二胎,当地人二胎生育意愿较强。

两人觉得拍百岁照是一个持续且稳定增长的刚需。

于是两人将主营业务定位在儿童摄影馆。

这样能更精准地触达消费群体。

当地商业街店铺的租金一年大概5万元。

儿童摄影的市场价是368元25张。

两人最后选择了一个相对偏远的位置,租金只需要1.3万一年。

他们觉得摄影不是流量生意,拍得好口碑好,人们自然会来。

于是两人向家人筹措了20万元启动资金,开始创业。

第一年的租金,加上装修、摄影装备、服装、道具等,花了近14万元。

但没想到的是,这期间突然有了一个竞争对手。

原来看上这块市场的并不只有他们两个,还有其他人。

有一位在大城市做摄影师的妈妈回来带娃,也开了一家儿童摄影的店铺,和他们的摄影店定位完全一致。

而且她采用轻资产创业,没有租店面。

有拍摄需求了她就出外景。

需要室内的场景她就在自己家布置。

当这两位创业者还在租店铺的时候,这位宝妈创业者就已经在宝妈群里开始宣传接单了。

这两位创业者开店后,想通过降价的方式,吸引顾客。

市场价是368元25张,他们降到268元。

没想到宝妈创业者更狠,把价格降到了199元。

因为对方成本更低,没有门面和固定成本,根本不害怕价格战。

两人又开始想办法,比如和快递合作,在所有包裹上贴广告。

结果被举报了,宣传没成功,还被有关部门查处。

他们又去找婚庆公司合作,没想到对方早就和开了十几年的那家老影楼合作了。

他们又去跟幼儿园合作,也没竞争过当地那家老影楼。

毕竟这家老影楼已经在当地干了十几年。

如果拼人脉关系,两位创业者根本不是对手。

两人只能想其他的办法,他们又去找妇产医院合作。

但正好赶上当地严打医院和社会上的各种商业机构合作。

这条路也没能走通。

后来他们决定在短视频平台上面拍视频、做宣传。

但因为缺乏内容运营的经验,最后也没什么效果。

经过各种努力后,两人的摄影店终于干不下去了。

我们回顾这个案例,不能说这两位创业者不努力。

他们做了调研,想尽各种办法进行营销,但最终还是没成功。

这当然有一定的偶然因素。

我们可以说他们运气不好。

如果没有遭遇宝妈创业者的竞争呢?

如果他们的各种营销尝试,有一项能跑通呢?

也许他们就能进入一个正向循环,业务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

但创业没有如果,它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运气好不好,我们没法左右,但这两位创业者的确有一些失误,值得其他人反思。

他们虽然做了调研,但没有做过测试,贸然投入大量资金,开始了创业。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精益创业,先打造一个最小可行化产品,用最低的成本测试一下。

他们遇到的那个宝妈创业者,就是一个正面案例。

她没有先租店面,而是直接开始宣传和开展业务。

外景就去外面,内景就在家里,这样成本就低多了。

如果生意好,再租一个店面正式运营,一点不迟。

如果生意不好,投入这么少,不做了也没什么损失。

这两位创业者最开始完全也可以不租店面,用微信群、朋友圈以及各种社交媒体直接宣传,然后提供摄影服务。

有些创业者可能采用同样的方法,回老家直接大笔投资创业,结果一下就成功了。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做法是对的,只能说他们运气好。

但创业绝对不能把成功押在运气上。

正确的做法是用低成本测试一下,看市场反馈,不断改进调整,顺利的话再进一步投入。

这样即使失败了,因为成本低,也损失不大,可以调整个方向,再次创业。

商场如战场,未言胜,先思败的创业者往往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