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在古代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
后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成为了中国人的情人节,表达恋人之间的爱慕之意。
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织女愿不愿意和牛郎在一起?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故事的开头,两人相遇纯属意外,牛郎因为被自己的嫂嫂赶出家门,便带着自己相依为命的老牛离开了家,走到了河边时,恰巧遇见织女下凡在河里洗澡,而这时的老牛动了坏心思,便唆使牛郎去拿织女的衣服。
织女发现衣服不见后慌乱不已,迫切请求牛郎归还自己的衣物,然而牛郎对织女一见倾心,自是不愿就这样把衣物还给织女,便想你若能嫁给我,我就把衣物归还给你。
织女一听急了,这衣物可是我回天宫凭证,没有了衣物我如何回得了天宫,无赖之下只好答应了牛郎的要求。至那以后两个人开始过上了你耕田我织布的生活,而后又为牛郎生下了两个孩子。
在此期间,从未见牛郎归还过织女衣物,也从未见织女表示愿意和牛郎在一起,愿意为牛郎生孩子。直到三年后,被王母娘娘发现把织女带回了天宫。
而王母也因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被一个凡人要挟,受奇耻大辱大发雷霆,曾也想处死牛郎,见织女可怜自己的两个孩子为牛郎求情,无赖之下王母只好用一条银河把牛郎和织女隔开,考虑到女儿会思念自己的孩子,就定下了七月七鹊桥会。
这也就是为什么牛郎见织女的时候,非要带上两个孩子的原因,即便是装在篮子里也要带上。什么在七月七的晚上,蹲在南瓜藤下会听见牛郎和织女在窃窃私语,或许人家就只想见见孩子。
牛郎和织女之间根本就没有爱情,从一开始就是牛郎的一厢情愿,织女被迫才和牛郎生活在一起,我们一直忽略了织女愿不愿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