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超龄不婚嫁,其中必有诈。这虽然是网络段子,但也有几分道理,人是群体性动物,到了年龄不结婚的人,必然是思想方面存在某些执拗。要么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思想观念有了转变,要么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所以才有了不婚不育的念头。

最有趣的是,在这个男多女少的社会,大龄剩女却是不婚不育的主力军,连人口学家都对此感到惊讶。样本调查显示,三十岁还没结婚的女人大有人在,而且与男人的焦虑不同,她们大多都不急不躁,甚至做好了孤独终生的准备。究其根源,却与家庭环境关系密切,今天就来说一下,女儿三十岁还没结婚多半出自这几种家庭,要怪就怪父母。

父母婚姻不幸福的家庭

“一想到我父母的婚姻,我就吓得手脚冰凉、浑身发抖。”这话来自我最好的闺蜜,如今她已经三十五岁了,还是“只谈恋爱不结婚”,恋爱前就会申明这一点,假如男方想求婚,大概率是会分手。问起原因,就是父母婚姻不幸带来的后遗症。

闺蜜说,从她懂事那天起,父母的争吵就没断过,隔三岔五来几次家庭暴力,殃及子女更是司空见惯。闺蜜从九岁开始,生日愿望就是“求求老天爷,让我爸妈离婚吧”,然而直到她三十五岁,父母依旧相爱相杀,并美名其曰“夫妻之间哪有不吵架打架的”,就这一句话,奠定了闺蜜不婚不育的思想基础。

父母态度冷漠的家庭

虽然都说天下无不爱孩子的父母,但现实中也的确存在不少不喜女儿的家庭,这些父母对待女儿态度冷漠,关心甚少,结果导致孩子性格比较自卑,长大后面对感情容易走极端:要么因为缺爱遇渣男,要么情感冷漠,对感情缺乏信任,最终结果都是无法结婚。

父母太过宠溺女儿的家庭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毁掉一个孩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同样的,想要女儿到三十岁还嫁不出去,只要宠坏她就行了。

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典型案例,从小金尊玉贵的长大,要星星不给月亮,父母把“富养”二字贯彻得淋漓尽致,结果就是养出来一位眼高于顶的大小姐。身边同阶层的男孩她看不上,而她看上的,却看不上她,于是就这么蹉跎到了三十岁,身边还是空无一人,让人叹气。

这里要提醒家长的是,富养女儿讲究的是精神富养,而非一味骄纵。除非自家富可敌国,不然养个大小姐出来,最后遭罪的还是父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