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全职太太离婚时提19万家务补偿,法院判补1.5万。那么在婚姻中家务劳动到底能不能获取劳动报酬,家务劳动到底有多值钱呢?

浙江台州的齐女士与杨先生结婚后一直在老家带孩子,丈夫在外地工作。夫妻双方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闹至法院诉讼离婚,齐女士认为自己照顾孩子、料理家务,负担义务较多,要求杨先生从双方结婚之日起按每月5000元的标准补偿共计19万元。

近日,浙江台州法院审结了上述离婚案,首次适用《民法典》中的家务劳动经济补偿制度,判决杨先生补偿齐女士1.5万元。

家务劳动到底能不能获取劳动报酬?

在家庭中的家务劳动属于无酬劳动,包括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等一般性劳动和抚养子女、照顾家人等情感劳动。

在中国,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为女性,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报告显示

居民一天花在无酬劳动上的平均时间是2小时42分钟

家务劳动1小时26分钟

照顾孩子生活36分钟

照顾成年家人8分钟

护送辅导孩子学习9分钟

购买商品或者服务的平均时间17分钟

看病就医的平均时间4分钟

参加公益活动的平均时间3分钟

其中女性高于男性男性1小时32分钟女性3小时48分钟

而这种趋势不仅发生在中国,经合组织2018年的调查显示,在28个国家中,女性花在无酬劳动上的时间都要多余男性,其中差距最大的是墨西哥,男性仅为女性的近三成左右(男性2小时17分钟、女性6小时23分钟)。

即便是差距最小的瑞典,女性也比男性多了49分钟

婚姻中家务劳动到底有多值钱?

虽然家务事无酬劳动,但并不代表它没有价值。

家务劳动的价值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

核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将家务劳动和一个全日制家政服务人员的收入进行比较,为综合替代法;

将家务劳动和市场中相近的职业进行比较,为行业替代法,

将从事家务劳动的家庭成员以同样的时间投入到市场劳动中的工资,视为从事家务劳动的机会成本,为机会成本法。

有研究用这三种方法,对2011年中国多省份家务价值进行了估算。以北京为例,三种方法计算出的金额分别为12403、18547和27266,最高能占到GDP的33.87%。

既然家务这么值钱,那么做家务的人是否应得到相应的补偿?对此有观点认为,应给做家务者发工资。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在两会上提出家务劳动工资化的提案。

那在中国是如何补偿家务劳动的?

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家务劳动补偿制度,但仅限于约定财产之中。据相关研究,在中国大部分家庭适用法定共同财产制,这就使得很多当事人无法实现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而在2021年1月民法典施行后,删除了约定财产制的前提,也就是说,不管夫妻之间采用何种财产制度,只要符合条件,离婚时就有权请求另一方给予补偿。

劳动补偿制度在法律层面被激活只是开始,家务的价值仍需被社会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