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11种!成都鸟类名录2.0发布

511种是成都鸟类的最新记录!4月3日,成都观鸟会发布了《成都鸟类名录2.0》,这是时隔5年后,成都再次发布完整的鸟类名录。

暗色鸦雀—摄影|沈尤

2016年4月1日,成都观鸟会发布了《成都鸟类名录1.0》,该名录收录鸟类466种。在此基础上,成都观鸟会对2016-2021五年间正式发表的涉及成都市鸟种信息进行了整理,对2016-2021五年来成都市出现的鸟种新记录进行了梳理和核对,对1.0记录进行了查漏补遗。经整理统计,目前成都境内已知分布有鸟类21目80科511种,其中非雀形目计有20目36科225种,雀形目44科286种。按照最新的数据,成都现有鸟种数量约占全省总数的67.5%(511/757),约占全国总数的34.5%(511/1480)。

红喉雉鹑

成都观鸟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鸟类名录2.0版记录鸟种数在1.0版的基础上增加了45种,其中黑喉潜鸟等30种为2016年4月1日之后获得的记录,小鸦鹃等12种为1.0版之前记录的在整理和查漏补遗。红耳鹎和斑文鸟已经在成都有了野外繁殖种群,视为引入归化种收入2.0正式记录。另有因分类变化而收录的鸟种,如白须黑胸歌鸲由黑胸歌鸲的亚种提升为独立鸟种等等。

展开全文

红嘴相思鸟

《成都鸟类名录2.0》显示,除有较高的多样性之外,成都境内分布的鸟类还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根据2021年2月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目前已知分布于成都境内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达85种。包括红喉雉鹑,绿尾虹雉、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彩鹮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包括藏雪鸡、小天鹅、棉凫、黑颈??以及除前述列为一级以外的鹰形目其余种类、隼形目(6种)和鸮形目全部种类(10种)、雀形目的暗色鸦雀、画眉、红嘴相思鸟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8种。而据1990年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通过的《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全省共有省级重点保护鸟类40种,其中就有26种见于成都。511种鸟中有21种属于中国特有鸟。

画眉

成都境内究竟有多少种鸟?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回答起来却并非易事。从戴珍女士(1969)近30年间观察到的103种,到张俊范等(1985)于1954至1984年期间基本依据标本所记录到的232种,再到吴先智等(2005)通过野外观察和整理历史记录统计到的247种,时至今日已达511种,成都市记录到的鸟类种数呈现一个逐渐增加的趋势。

林雕

成都观鸟会副理事长朱磊博士认为,这其中既有所涉及地理范围不断扩大的因素,也有分类变化及调整带来的种数增多,还有生态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因素导致鸟类分布区域变化的原因。政府部门所开展工作,如成都市生物多样性监测等工作都为成都鸟种记录的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鸟类,开始到野外去观察和记录身边的飞羽精灵,有了更多的眼睛去找寻,自然也有了更多的发现。2.0版新增加的45种记录,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观鸟爱好者和鸟类摄影师们的贡献。

记录增加

鸟类爱好者贡献大

朱磊举例,比如,此前鸟友在成都市区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校园内拍摄到了黑喉歌鸲,是世界上关于该种的首次野外影像记录,既揭示了城市中绿地作为迁徙鸟类停歇地的魅力所在,也表明观鸟者的发现与记录对于增进罕见鸟种认知的重要性。

黑喉歌鸲

朱磊说,观鸟者的记录能够为了解鸟类多样性的现状及其变化提供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他们也是鸟类保护一支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就本名录而言,每一位使用者都能够成为名录不断修订和完善的重要信息来源,都可以为之贡献自己的一份宝贵力量。”

监测成效

猛禽监测填补记录缺憾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有着“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鸟儿的乐土。

境内多样的地貌与植被,加之相对密集的河流水网,为种类繁多的鸟类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栖息地,供其生息繁衍。与此同时,呈南北走向的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还是许多候鸟春秋两季迁徙飞越四川盆地的必经之路。

青头潜鸭

记者关注到,《成都鸟类名录2.0》尤其提及了龙泉山猛禽监测成效。朱磊告诉记者,历史上对于成都境内迁徙猛禽的研究极其有限,此次2.0版相对弥补了这一缺憾。

2020年春秋迁徙季,由成都观鸟会和成都乡野走廊共同组织执行了在龙泉驿区与简阳交界的龙泉山脉进行的定点迁徙猛禽调查。其中,春季调查共记录到鹰形目17种和隼形目4种,总计1871只,数量最大的是普通鵟和凤头蜂鹰,分别为691和652只。秋季猛禽迁徙调查共记录到鹰形目22种和隼形目3种,总计3384只,其中数量最大的前三种是普通鵟、雀鹰和凤头蜂鹰,分别为839、467和358只。

去年10月21日这一天,朱磊仍然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当天不仅是秋季调查记录数量最大的一天,而且当天还记录到了乌雕29只、草原雕7只、白肩雕2只、短趾雕2只和靴隼雕1只。“单日记录到种类和数量如此之多的大型猛禽,在国内已有的猛禽监测/调查当中恐怕也不多见。”朱磊谈道。

短趾雕

保护工作

80种鸟类被评估为近危

与此同时,保护也迫在眉睫。依据最新的评估,成都境内有近80种鸟类被评估为近危及以上等级,约占总数的15.7%,即区内每10种鸟类里面就有超过1种的生存状况正在受到威胁。

褐冠鹃隼—摄影|刘浩

朱磊告诉记者,如今,保护物种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这一认识已渐成主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保持原始而健康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则是最为有效的方式。成都市境内目前已经建立了以保护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为主的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彭州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崇州鞍子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大邑黑水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王琳黎图据成都观鸟协会

编辑成欣芸

校对郑涵

审核张婷婷李影庄伟伟

监制孟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