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六月二十四,楚雄火把节!
小时候,不知什么是火把节,只知道有个日子叫六月二十四。每年的这一天临近时,都会听到家里大人的对话:“马上就六月二十四了,你明天去接你姐(妹)回来过节啊。”“好的,我明早就去!”
“接”可以理解为一种礼数,“接人”是云南一些地方的传统习俗,意为娘家人节前年后到嫁出去的女儿家走亲戚,邀请他们回娘家过节。
那时候,不知道六月二十四是什么节日,只听说过“六月二十四的水”,意思是六月二十四前后雨水很多。而知道六月二十四与“火”有关,那是读书后的事了,听妈妈说,她还是姑娘的时候,村里的人们举着火把,撒“抹香”过节,很热闹、很好玩……
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六月二十四真正的名字叫火把节,是全体彝族同胞的节日,虽然家里没有人是彝族,但是节日文化好像早已经牢牢地记住了。
在云南楚雄,人们对火把节的重视程度几乎和中秋、过年一样,人们无意识地将这个节日当做是一次年中的大团聚,外面热不热闹没关系,家里人一定要在一起吃饭。
后来,我离开家乡到了大城市读书、工作,回家的频次从高中时的一周一次降为了一年一次,曾经的远方成了“家乡”,真正的家乡成了远方。除了父母节前温暖的问候:“六月二十四要到了,你放假吗?放假回来啊”,在这座城市里,六月二十四这个词,很少有人再提
展开全文2006年,火把节正式成为国家非遗,而后各地对火把节的重视程度愈发高了,每年的这一天,中国西南各地的彝族聚居区都会举办盛大的活动,其中又以云南楚雄和四川西昌的最为壮观,例如楚雄的火把节,有祭火大典、火把狂欢、烟花秀、火把街、长街宴等活动,可谓是色香味俱全,吃喝玩乐样样有。
随着节日影响力的扩大,这些年“火把节”也从彝族同胞的民族节日变成西南地区多民族的共同狂欢,如今它还有一个很狂野的名字:东方狂欢节
我一直认为,火把节是特别有温度的节日,不是因为它在夏季,也不是因为它属天生“火”,而是因为它是我心中的“六月二十四”,它是小时候纯粹的期待,它是长大后父母的问候,它是工作后越来越难的相聚。都说是七月火把节,其实不是七月,而是六月,它是农历六月一个非常独特的日子。
今年,农历六月二十一(公历7月19日),我陆续接到爸妈电话:“··(昵称),马上六月二十四了,你们放假吗?如果放假上来过节啊…”虽然因工作原因这种节庆无法跟家人在一起,但是来自父母的问候可能是每个火把节最暖心的事情。其实,我们都明白,所谓过节,就是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要尽可能的圆满,要尽可能的一个都不能少……
又是一年六月二十四,《七月火把节》的音乐又响起来了,躁动的狂欢时刻又要来了,因为疫情沉寂了三年的楚雄火把节终于于今天到来,为了这一刻,数百万人等待着…
你今年火把节回家了吗?如果你身不由己无法回家,也不必因为在外漂泊独自“欢闹”而感伤,记得给你在远方的父母家人打个电话,共祝美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