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想你董事长石聚彬:从“甜蜜”奔向“健康”讲述一颗枣的成长
好想你从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干果厂起步,现已发展成涵盖了品种选育、示范种植、储藏储运、研发加工、专卖出口、观光旅游的综合性企业。30多年前凭着一股热劲白手起家,石聚彬现在打造的好想你拥有1000多家专卖店,线上会员人数突破4000万人,商超KA门店5000多家。好想你年报显示,2017年公司营收40.70亿元,增幅高达96.47%。
从白手起家到公司上市
7月29号晚上22点左右,在新郑炎黄广场上,连续工作近12小时后的石聚彬坐在台阶上吃着从街边买来的凉皮和肉夹馍,脚边放着一瓶矿泉水。
这张照片就像多啦A梦口袋里掏出来的“时光穿梭机”,仿佛让人们又看到了20多年前那个拉着一卡车红枣直奔深圳的农民。
在“粮食不够,煮枣喝汤”的时代,高中毕业的石聚彬把脱贫致富的指望瞄向了家乡的枣林。从最开始获利甚微到大赚2万元,他成了乡亲们眼中的“红人”。1987年,再次闯深圳的石聚彬却因天气巨亏5万块。
谈起创业,石聚彬说:“从无到有,投资小、负担小”,然而这个放到今天来看的“小负担”对当时的他来说打击是巨大的。
展开全文坚强是石聚彬人生中的一个关键词,在外漂泊5年的石聚彬还清了乡亲们的钱。在得知了家乡红枣虽负盛名却无人带领后,他决定重做红枣生意。回到新郑,他承包了一家干果食品加工厂,好想你从这里开始萌芽。
创业的艰辛把朴素刻进了石聚彬的生活里。采访当天,石聚彬处理完上午的工作已经临近中午一点,他来到员工餐厅排队就餐,端了一碗“河南人夏日午餐标配”——捞面条儿坐在员工中间。
从干果厂到好想你,石聚彬花了14年时间。14年,石聚彬感受了科技创新的魅力,也经历了旷日持久的商标争夺战。
石聚彬说“做企业要专注、坚持”。靠着这种信念,坐着硬座车厢,啃着干馍,喝着自来水的石聚彬遍访专家,带来了红枣的“72变”,好想你相继研发出200多种单品。
2011年5月20日,带着好想你“逆风飞翔”的石聚彬,迎来了公司的里程碑。当天公司正式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交易,好想你成为中国第一支枣类上市公司。
从专注红枣到红枣+冻干食品
谈到以往的成就,石聚彬表示,在20多年发展期间,好想你一步一个脚印助推和引领了中国红枣的发展。好想你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4件事分别是,改变了中国红枣的品质;改变了人们吃枣的方式;把红枣带到了品牌时代;树立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产品标杆性企业。
石聚彬把一颗小枣做成了一个“甜蜜的事业”,经历是坎坷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20多年来,他的生活里只有红枣:“从企业创办之初到现在,我除了出差之外就一直住在公司,两周回家一次就不错了。”采访中,石聚彬表示,做企业就像养孩子一样,要全身心地投入,心在哪儿,成功就在哪儿;实践在哪儿,成功就在哪儿。
那张“网红”照片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照片起源于好想你发起的“我与垃圾食品势不两立”活动。谈及董事长始终在一线的话题时,石聚彬表示:“作为企业的掌门人,既要关注原材料的采购以保证货出地道,更要关注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以保证开发出相应的产品。
党的十九大提出,“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消费升级”,同时好想你正在经历红枣业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的阵痛期。好想你年报显示,2015年,好想你第一次呈现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3万元。
石聚彬信奉“胆识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2016年8月18日,好想你拿下“百草味”100%股权,以期强力拉动在互联网平台的销售。年报显示,当年营收20.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14%。
好想你转型的起点其实应该定格在2017年4月16日,河南省省长陈润儿和我国农业部长韩长斌来好想你视察,提出好想你只做红枣太受局限,可以尝试做“红枣香莲银耳汤”,把红枣变成刚需。
石聚彬告诉记者:“这一天改变了好想你的未来”。7月份,产品研发成功,8月份,产品投向市场,这就是2017年9月份惊艳市场眼球的“清菲菲红枣香莲银耳汤”。
“清菲菲”采用的FD真空冻干技术在食品行业被称为黑科技。石聚彬解释说,冻干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锁住了原有事物的形和魂,保持了原本的色香味和95%以上的营养成分。农产品冻干后可以混合,营养搭配更全面。
“清菲菲”火了,2017年9月份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全力进入“红枣+冻干食品”并驾齐驱的新征程。
2018年4月份,“清菲菲”荣获第五届FBIF食品饮料创新论坛2018新品大赏专业组最佳食味奖。石聚彬向记者透露,截止到7月底,“清菲菲”单品销售额达到3500多万元。
从不到一年时间近5000万元的销售额来看,冻干食品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好想你成为了国内冻干食品的引领者。石聚彬告诉记者:“我们要把冻干食品研发出一百个品种,做到‘百品好\\’。”
谈起转型初期的困难,石聚彬仍然历历在目,“企业转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不能大胆的彻底的转,想成功是很难的。”
采访中记者得知,公司的一个总经理以离职的方式,表达自己反对公司转型的态度。石聚彬就在公司中高层会议上给出了保证“请大家给我三年时间,我还给大家一个伟大的公司”。
“清菲菲”的出现已经给出了意见分歧的最终结果。石聚彬认为,企业家要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创造出业绩,用这些业绩来证明自己,来影响和推动更多的人。采访接近尾声时,石聚彬异常兴奋的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内部赞同的人数已经达到了90%了。”
“清菲菲”、“植物蛋白”、“简单枣面”、“果果茶”这些冻干食品的名字都来源于石聚彬,公司员工在问及它们的含义时,得到的回答是“现在不说,20年后再说……”。
人物简介
人物简历
二十世纪80年代初,作为村里唯一的高中生,20岁的石聚彬当上了村长,并开始不断思考如何帮助乡亲们将当地的特产--红枣销售出去。经过小规模的成功尝试后,1987年,石聚彬拉着一卡车红枣直奔深圳。始料未及的是,货车在路上走了三、四天,经过八、九月降雨频繁的几个南方城市,几吨红枣严重受潮,还没摆上摊位就全部烂掉了。回到孟庄村口,石聚彬不敢进村,待天黑之后才偷偷回到家。此后,石聚彬辞掉村长职务、背着5万元债务去了外地,他当时想,不管还能不能继续做红枣生意,这笔村民的血汗钱必须还上。在外漂泊五年后,石聚彬偶然收到消息,说自从他离开后,家乡红枣虽负盛名,却依然难以向外销售,没有领军人,村民一盘散沙。只能在每年丰收后,赶着毛驴到附近的农贸市场叫卖,收入甚微。石聚彬经过几天思索,决定负荆请罪,他马不停蹄赶回家乡新郑。石聚彬承包了孟庄干鲜果食品加工厂,收购了一批鸡心红枣,开始生产蜜枣产品。由于蜜枣市场走俏,石聚彬预见,枣类产品加工的时代已经悄然而至。当时消费者还停留在一方人吃一方枣的阶段,对枣类产品的营养价值没有太多认识;销售方面,也仅停留在种植户拉着枣到市场上兜售。未经加工的产品卖不起价,只有1000元/吨。一个庞大的枣类产品加工市场跃然纸上。石聚彬租赁了500亩地,招了一批老乡为公司的签约工人,把种植外包。几十名农民,每人负责约10亩地。
石聚彬知道南方人喜欢用枣煲汤进补,对于广州、深圳等消费意识成熟的市场而言,石聚彬省去了培育市场的巨大成本,产品只要能贴合顾客的需求,必定热卖。既然要"补",营养价值乃是首位。别人用糖液煮枣,石聚彬就用人参煮枣,突出枣药食兼用的价值,取名"鸡心人参枣"。产品包装也独具匠心,做成100克的小袋包装,还将15公斤的黄色包装箱换成了5公斤的白色箱子。其包装素雅小巧、便于单次食用的"鸡心人参枣"在深圳、广州很畅销,仅半年销售额达到30万元。随后,石聚彬注册了"奥星",用从信用社借来的100万元,买下14亩地建厂。石聚彬一边卖枣一边继续做市场调查,他了解到南方人不喜欢吃枣吐核,便迅速设计生产出一款类似缝纫机的半自动机器,可以把枣核打下来。然而,无核枣并没有直接量产,而是先送样品到广交会展览,被新加坡三和贸易公司预定2吨后才开始量产。
随着三和定购的2吨产品迅速售罄,大量批发商、经销商纷至沓来定货。石聚彬的短期暴富,让同行跟风而上。一时间,市场上枣类产品同质化严重,石聚彬的无核枣陷入销售瓶颈。被模仿,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在所难免,但如果演化出不同形态的产品和味道,这个品牌便会与众不同。石聚彬路经天安门广场,发现地上口香糖泛滥。他灵光一闪,如果能把红枣做成"口香糖",既是枣产品,又能吞咽,还环保。必定能在短时间内掀起枣类产品二次消费热。石聚彬把枣片做成长条,放在类似烟盒的包装里,到机场、火车等场所免费派发,反响很好。石聚彬一边培育市场,一边摸索适合枣片销售的渠道。他想进入当时所有厂商都看好的超市渠道,但仔细分析,各种管理费和较长的结算周期将导致资金周转慢,且超市以日用品消费为主。2000年,奥星实业在郑州市纬二路开了第一家直营店,面积约140平方米,石聚彬别出心裁地将店名注册为"好想你"。开张后,首批枣片很快卖光,石聚彬信心十足。一年后,店铺回本,枣片价格从2.1元/包涨到5元/包。紧接着,石聚彬又在郑州开了五家直营店。很快,有人上门谈加盟。为了扩大"好想你"的品牌知名度和枣片的销售量,石聚彬授予加盟商诸多"特权":货卖不掉可以调货退货,货不齐或者运输中纸箱破损会立即调配;质量发生问题将以一赔五。每年5月是淡季,石聚彬会大力投入外省宣传,一旦有人询问加盟事宜,公司便迅速跟踪,并尽量帮加盟商在区域内站稳脚跟,继而提升其为区域代理商。
石聚彬利用当地丰富的红枣资源,率先开发研制了"好想你"枣片系列、红枣系列、蜜饯系列、香酥系列、冬枣鲜枣系列、红枣醋饮品等十大系列近200个单品。在企业产业化发展的带动下,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通过建立红枣经纪人协会、红枣专业合作社等枣农自发组成的集体优势,辐射带动了河南、新疆、山东、山西、河北等近1000万枣农从事红枣的种植,收购等工作。通过公司品牌建设,带动了红枣产业的的大力发展。2007年8月,石聚彬经过两年多的反复实验,创造发明了一项"鲜枣制干"技术,并取得发明专利权,彻底结束了农民丰产不丰收的历史,仅此一项技术,就可为枣农挽回以往因阴雨灾害天气而带来的数千万的经济损失;而彻底结束全国3000万枣农收枣难的历史。为了进一步打造红枣品牌,2006年,其公司花巨资兴建了中国唯一一家中华枣文化博览中心和全国唯一一座省级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7年红枣大棚技术实验成功,极大地提高了红枣品质,2008将实行规模化推广。从1998年开始,石聚彬拿出63万余元捐资发展"中华枣乡风情游"活动,让久居闹市的城市居民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享农家乐、买农家枣,这项活动为枣乡带来了大批人流、物流、资金流。石聚彬曾获"河南省食品行业十大领军人物"、"全国青联委员"、"河南省劳动模范"、"第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青年群英会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1994年,被新郑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民营企业家;
1997年,被评为郑州市乡镇企业优秀厂长经理;
2001年3月,被评为新郑市人民代表大会优秀代表;
2002年12月,被评为河南省光彩事业先进个人;
2003年7月,荣获郑州市创业企业家称号;
2003年1月,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改革新闻人物";
2003年4月,被郑州市政府评为郑州市劳动模范;
2004年4月,被河南省政府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
2004年12月,被评为第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2006、2007年,被评为中国CCTV三农人物;
2008年,获中国三农人物创新奖;
2008年5月,获全国青年群英会模范;
2008年8月,获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称号;
2008年9月,获首届中国枣业十大新闻人物;
2008年10月,获郑州市第四批农村优秀人才;
2008年12月,获河南省产业化龙头企业优秀企业家;
2008年12月,获郑州市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风云人物;
2008年12月,获河南省中小企业改革开放30年十大风云人物;
2008年12月,获"河南省改革开放30年民营经济领袖人物";
2009年4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9年5月,获"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2009年6月,获"2008年郑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2010年1月,获"中国民营企业领袖"称号;
2010年4月,"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0年12月,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
2018年1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河南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石聚彬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8年4月,任首批西湖大学创校荣誉校董会成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