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导读]在灾难和致命疾病面前,人类永远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助,但是优秀的集体中总会有人勇于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筑成生命防线,保护好大多数人的生命和幸福。我们和他们看起来一样,却又不一样,因为这些勇士无私的奉献使得弱小的我们在他们伟岸身躯的庇护下,躲过一次又一次死神的召唤。此时此刻我只想到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进攻”,无数人在逃离、在躲避,但也有人仍然逆流而上。这些身影令我们热泪盈。

耄耋之年的钟南山院士,03年的非典他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十七年前是他,十七年后又是他,他建议无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他却身先士卒的在18日傍晚去了武汉防疫最前线,从花甲到耄耋还仍义无反顾。

而河北首批医疗队在1月26日出发支援武汉,在这背后,却充满了丈夫的不舍、孩子的反对以及家人们的不知情甚至来不及说一句短短的告别,这里面充满了太多痛苦与不舍。

除夕夜当晚,来自人民军队的医务工作者,从多个方向出发,驰援大武汉,他们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爆发之际,奔赴前线,他们向亲人、战友、孩子一一告别,他们本就过年难得一聚再加上新的“战争”让他们不得不为了大家,舍弃小家。他们也是普通人,但,也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那些白衣天使,其实也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和前辈们并肩,跟死神抢人”这句话刷爆了朋友圈。是的,他们不过是谁家的儿女,可穿上了一袭白衣,便会全力以赴、义无反顾。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新冠肺炎疫情全国蔓延的特殊时刻,在武汉同胞急需帮助之时,涌现出的这一批批美丽的逆行者,他们的义无反顾、舍生取义最好的诠释了“中国脊梁”这几个字的深刻内涵。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疫,众惶恐;举国防皆闭户。白衣战士数万抗之且九州同心,封一域,护全国。繁华闭,车站室;华灯闭,为抗疫;口罩戴,人疏远。

火神山医院,12个昼夜,上千位工人,争分夺秒,为了与时间赛跑,不惜在工地入睡,最终完成十几天建一座大型医院的壮举。他们,本该在家中陪伴家人,却因为疫情不得不复工,而这背后又有多少辛苦、劳累与不舍呢。

2月2日,沈阳、兰州、广州、南京起飞8架运输机空运援鄂医疗队及8吨物资;17日凌晨,运-20首次执行大型非战争军事任务,11架军用运输机增援武汉;17日凌晨,运20再次出征,架运输机从七地再飞武汉,全国13个省(自治区)集结1400余名医疗人员再援武汉。

再往后,我们见证着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武汉,一批又一批医疗人员集结奔赴武汉,全国人民的心与武汉人民和抗疫在一线的医疗卫士始终紧贴在一起。

60个日夜的奋斗,这些白衣天使不断从死神手中抢人,我们见证着感染数字减少,治愈出院数的不断增多,武汉的不安与惶恐消失殆尽,战疫即将取得胜利,封城60余天的武汉也将在4月的8号解封。全国人民心心相盼的一天终将来临,繁华将会继续上演,华灯仍会高照,我们终会脱下口罩,与别人问好、与他人拥抱,而阴霾也终会消散,带来的只有光明与美好。

那些在危难时刻勇敢逆行的勇士们,已经开始动身离开那个让他们生死狙击的战场,将惊心动魄的战疫场面深深放进记忆的时间胶囊中,归入平静的生活中。

虽然我们不能够记录每一名逆行者的姓名、事迹,但是历史不会忘记,武汉这座城市不会忘记,全国人民更不会忘记,危难时间他们用胸膛为我筑建了安全的万里长城,甚至许多英雄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祖国安定繁荣。

火神山的火、雷神山的雷,最美逆行者,击败了病毒。春雨细雨,吹走了雾霾,洗去了灰烬。四月的武汉,阳光正好,樱花盛开。

仅在此,向逆行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