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的概念其实是有不同的界定的。从法律层面上讲,只有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三个层次。直辖市由中央直接管理,行政层级上与省平级。地级市比省低一个级别。县级市是由县改制过来的,只是因为经济较为发达,以工业为主。
从最基本的概念来看,中国除了直辖市和县级市以外的所有城市都是地级市。不过在地级市当中有15个城市,享受了副省级代理。也就是其行政级别高于一般的地级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其中包括10个省会城市,由北向南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西安,济南,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和广州。5个计划单列市,由北向南分别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计划单列市具有省一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权,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进行经济统计和税收申报的时候单列出来,所以被称为计划单列市。这些城市凡是涉及到经济管理类的机构,都是与所在省政府分列的,比如税务,海关,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等。
除了这15个副省级城市,还有一批省会。他们虽然级别比这些城市略低一些,但毕竟是省会,享受着一些特殊的政治待遇。
刨除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剩下来的城市,就可以被理解为普通地级市,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级市。
在普通地级市当中,苏州一枝独秀,不仅在经济方面,在科教文卫方面的积累也相对出色。可以说在这一领域,不亚于某些落后省份的省会城市。比如苏州大学虽然是一所省属211,但其全国排名在很多部属211之前。苏州人民医院稳居全国医院排行榜前百强,而且是很多榜单里边唯一一所普通地级市的医院。所以苏州在普通地级市中综合实力第一是公认的。
不过,后面几个地级市的实力差距恐怕就不是很大了。其实也就在伯仲之间,真要说谁特别好的话,恐怕也很难服众。因此这个第2名倒真的不好排。从经济实力上看,无锡佛山和东莞其实在伯仲之间,差距不大。佛山和东莞都是直筒子地级市,没有代管县。市区经济其实优于无锡。所以实际上相比无锡而言,虽然总量上略逊一筹,但经济质量其实更有优势一些。科教文卫方面无锡有一点优势,那就是有一所211大学,除此以外再没有什么能够明确胜过这两个地方的。综合来看,很难说谁更强一些。
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说到底大部分地级市的水准都不高,相互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比较小。科教文卫资源的积累也是很薄弱的,此类优质资源没有在地级市布局的。就算争到了这个老二的位置,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就算是地级市当中的老大,苏州由于政治地位较低,在后续的经济发展中,也因此而受到诸多限制,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已经很明显了。别的不说就以修地铁为例,苏州就因为这个身份吃尽了苦头。刚开始申报的时候,不敢报地铁,只敢报轻轨。虽然经济条件较好,财力充沛,但又受制于申报,没有办法快速修造。反观中西部的武汉和成都这样财政状况与苏州不能比的城市,凭借着自身的政治地位优势,在短期内高强度地修造地铁,差距已经越拉越大了。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