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党建)

原标题:【我的初心故事】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时间总能冲淡脑海中的一些记忆,但有些经历却历久弥新,永远不能忘怀。每当七一之时,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就会心潮澎湃,想起自己入党的往事。

2008年6月20日下午,我和其他几位预备党员在学院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面对鲜红的党旗,握紧右拳,庄严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从此,我便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时光荏苒,岁月穿梭,不知不觉间已有12年了,回想起自己的入党经历,如昨日般清晰在目。

作为70后的我,有幸出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风雨飘摇、炮火连天的革命战争,也没有经历过大灾大难的艰苦磨砺。小的时候,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概念是懵懵懂懂的,对党的认识都来自课本和老师讲的故事,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王进喜……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党员是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最初认识。那时的我,对英雄又敬又畏,只是觉得他们不是一般人,他们有钢铁般的意志和压不弯的脊梁,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上小学时,我觉得加入少先队员就是至高无上的。三年级的“六一”儿童节,我如愿以偿地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走路都开心的要蹦起来,就连睡觉都舍不得摘下,每天把红领巾洗干净折叠好,放在枕头下,甚至寒暑假也佩戴在胸前。入队仪式上,老师对我们说:“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歌里也是这么唱的,我谨记老师的话: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鲜血染红的,我们要爱护它,尊重它。这大概是我接受的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启蒙教育。

初二的时候,我加入了中国共青团。能在初中入团可不是容易的事,只有学习刻苦、在班级最有威望的同学才可能有机会。我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推荐我加入中国共青团,因为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卫生委员。两位初三的大哥哥作为我的入团介绍人。他们给我讲了很多道理,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有三条政治红线——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共产党员,只有加入中国共青团,你才有资格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句话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向共青团组织靠拢。入团仪式是在陈户烈士陵园进行的。那一天是清明节,天阴沉沉的。听了讲解,我真正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的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真正涵义,英雄的形象在我的心中变得高大起来,清晰起来。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中国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芽。

师专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虽然,我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从未改变,但我并没有递交《入党申请书》,因为我觉得自己还不具备条件,资历太浅、对学校也没有做出什么贡献。我开始反省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在专心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向中国共产党组织不断靠拢。

2006年,我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的硕士研究生,开始系统地学习研究党的历史,对党的过去、对党的光辉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也使我更加热爱共产党,并坚定了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决心。讲心里话,我总觉得中国共产党太过神圣,心里感觉没有底。可加入中国共产党又是我多年的愿望。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忐忑不安的我还是用自己认为是最好看的字体郑重写下了入党申请书。这份申请书我修改了很多遍,写了,撕掉,撕掉又重写。2007年5月,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院党支部书记找我谈话,他对我的在校表现做了充分肯定,认为我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希望我能象入党申请书里写的那样,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久,经过支部会议同意我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的预备党员考验期后,我终于在2009年7月1日光荣加入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共产党!这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也是我终生难忘的时刻。

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十多年来一直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对党的理论真学、真信、真情宣传、真诚实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自入职党校工作以来,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学习、用心传播、模范践行党的理论主张,在党校教师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一名党校人的职责。在主体班次干部教育培训、“红润基层”理论宣讲、“流动党校”进农村等教学宣讲活动中,承担10多个授课专题。在讲台上,我始终精神饱满,哪怕十几分钟的课都认真对待,充满激情。

一路走来,我对党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不断深化。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无愧于自己所从事的党校教师职业,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称号。

作者:张延明

单位:桓台县委党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