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制裁俄罗斯寡头而不禁止俄罗斯能源?

"姚言货重"公众号的第135篇原创文章

俄乌冲突已经3周了,虽然俄罗斯口头依然强硬,但世界局势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冲突伊始,西方就打出了一套制裁组合拳。开始以贸易制裁为主,让俄罗斯买不了东西,后来制裁升级,把俄罗斯几家主要银行踢出“全球银行间系统”SWIFT系统,让他借不到钱。

但是,欧洲并没有制裁俄罗斯的能源出口,而是对控制能源产业的俄罗斯寡头步步紧逼,比如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的老板“阿布”,冻结了他的房产、游艇等等。

可能有人会问,阿布早就转成以色列籍,资产也早已移出俄罗斯,为什么要制裁他?有人说,是因为他是普京的密友,并不全对。

仔细看看俄罗斯的经济结构,2021年俄罗斯对外贸易额达7894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38%。贸易顺差1973亿美元,年增长率达88%,可以说俄罗斯的赚钱能力非常强。

对外贸易中,出口量最大的是燃料和能源,占比54.3%,比2020年增长4.6%,进口量最大的是机械和设备,占49.2%,比2020年增长1.6%。

可以这样说,俄罗斯在资源型产业,也就是简单劳动上,优势巨大,但加工型产业,也就是复杂劳动,非常孱弱。

还记得苏联解体时期,中国人用袜子换飞机吧,不同的是,那时候,俄罗斯人拿苏联重工业遗产来换制成品,现在则是用自然资源来换。

有人认为“俄罗斯不制造任何东西”,这种观点当然有些片面,但如果只从进出口数据上看,确实如此,那为什么会这样?

展开全文

俄罗斯理工科非常优秀,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俄罗斯科学家在别的国家也表现优异,比如华为等企业也一直在重金招募俄罗斯科技人才,为什么他们的制造业这么弱?

气候和地理位置不是关键,因为同处北极圈的北欧三国在制造业上表现优异,瑞典有沃尔沃、宜家、爱立信,芬兰有诺基亚、通力电梯,小小的丹麦都有嘉士伯、乐高。

只要是资本主义,就必然垄断,但只有俄罗斯被称为“寡头”控制,这和其他国家有明显的不同。

中国网民经常嘲讽韩国是被财阀控制,至于美国,也经常说是被军工联合体和华尔街资本控制。而到了中国,我们会叫他们为企业家。

实际上,对经济的控制力,就是字面意思,寡头财阀资本企业家。

那为什么俄罗斯会是寡头控制经济呢?

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有个关于“国家”的理论,他说国家可以被概念化为一个帮派。在初创阶段,它是四处流窜烧杀抢掠的流寇,丝毫不关心外部影响,但当它安定下来的时候,就会成为破坏力较小的帮派,渐渐文明化。

仔细想想蒙古人、罗马人,还有历朝历代的各种起义,基本上就是这个道理。

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国际社会,强行把国家概念和边界固定下来,那么在国家之内,具有优势的组织就继承了这种属性。

对于帮派来讲,总是倾向于控制复杂度低但利润丰厚的生意,南非的血钻,金三角的毒品,日本的色情业,80年代香港的电影业,墨西哥卡特尔控制的牛油果等。最近比较有名的是,特斯拉正在从电池中去除“钴”,因为在刚果的钴矿由某些帮派控制。

为什么俄罗斯不去做复杂劳动的制造业?和帮派有什么关系?

因为制造业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生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要不断“创新”。

对一个组织的生存,至关重要的那部分过程,会定义这个组织将演化成什么样。也就是说,什么东西对于组织生存最重要,那么提供这东西的人就能撬动权力。

如果帮派进入这些复杂的生意,他们就必须容忍技术男,还不得不提拔他们,久而久之,帮派的内部权力结构会遭到破坏,变得有利于技术男,而帮派头目就会失去权力。

如果把权力机构想象成一个帮派,就能完全理解俄罗斯现在的经济结构。

油气是利润最丰厚、复杂程度最低的生意,那么寡头们就要先去控制这样的生意,只要靠近权力中心,就不会受到制约,尤其是不会受专业技术人员的制约。

而且这样的经济结构,对于对抗西方也有很大的好处,因为制裁而导致的卢布贬值,对于油气生意来说毫无影响,但对于复杂的制造业,由于成本上升会导致灭顶之灾。

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普京就曾说过,卢布贬值是好事,以前出口1美元商品,换回来20卢布,现在能换回40卢布,这还很好吗?结果就是俄罗斯能源出口占比越来越大,机械进口也越来越多。

从这个角度上说,西方制裁俄罗斯寡头确实打到了普京的七寸,无法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但可以惩罚决策者。

很多像阿布一样的寡头,他们已经换了国籍,财产也转移出了俄罗斯,但他们还是普京的密友,依然是帮派成员,制裁他们对俄罗斯普通人影响不大,但却能松动普京帮派的权力结构。

上篇文章里,我曾经把李嘉诚打算200亿美元卖掉英国的配电公司,和俄罗斯寡头被制裁联系起来,研究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是完全不同的逻辑,完全不能类推。

如果和俄罗斯寡头比起来,李嘉诚纯洁的就像企业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