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群“堂客们”真是狠!边做家务边打球,连国球老将都侧目
“哪里会想到我们能赢得一枚铜牌喽,那要赶快打电话告诉屋里的老公和崽。”63岁的乒乓球队员盛幼红高兴地说。9月3日,与竞技项目同期进行的乒乓球群众项目在天津落下帷幕,湖南乒乓球女队5名队员最终获得第十三届全运会群众比赛团体铜牌。赛后,当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中国民航大学体馆遇到这群快乐的乒坛女将时,无不被她们的乐观与快乐所感染。
争分夺秒——她们训练完赶快回家忙做饭,“女儿今年14岁,丈夫又在常德工作,所以每次训练完最重要的事,就是赶回去给孩子做饭。”今年41岁的莫华,是此次湖南队40岁年龄组队员,和她一样,30岁的陈佳、50岁的周小芳、54岁的廖玲娜以及年龄最大的盛幼红,她们参加全运会与专业运动员可不同。“我们都是每天训练后,就回家照顾家人。”
作为群众项目,也不要小看了此次比赛。本次乒乓球群众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个代表队266名运动员参赛。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十个项目的冠军各有归属,湖南女一队不但获得了团体铜牌,周小芳在50岁组比赛中获得前四强,廖玲娜获得了全国第六,盛幼红勇夺60岁组的全国第七。
虽然是群众比赛,但比赛的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专业比赛,参赛者们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在赛场上尽情释放自己,用湖南队这几名女将的话说便是“从没想过能参加全运会,这样的机会很难得,不能给自己留下遗憾。”
陈佳是此次团队中年龄最小的选受,在涉外经济学院工作的她,也是赛场上最甜蜜的一位。“8月30日,妈妈和丈夫就来到天津了,我每一场比赛他们都会在看台为我呐喊加油,真的是让我蛮感动。”
另外四位妈妈级队员,也是比赛结束就立即与家人视频电话,“5个人合作能打出这样的成绩,回去后家里人说要给我们接风庆祝呢。”盛幼红笑着说。
好心态,应该是这5位队员最大的优势。湖南省乒乓球协会秘书长骆先鸣在接受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时说:“她们分别来自湘潭市、长沙市和衡阳市乒协。今年4月中旬在全国进行选拔赛后组成这支临时队伍,虽然队里请了张浩教练和助理教练胡皓,给大家集训半个多月,但真正能赢比赛除了技术,是她们的好心态。”
在赛场上这群湖南“堂客”对每个人都是份外热情,就连廖玲娜与上海队手较量后,对方还会把自己的打球技术透露给她。湖南“堂客”的好风尚,在全运会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开全文打球与健康爱美并重
“10年我才开始坚持打乒乓球,那时候的想示很单纯,就是想通过打球让自己年轻、保持身材。”在衡阳工商银行工作的廖玲娜说。虽然这5位选手都是从小喜欢乒乓球,但工作和家庭都占满了她们的大部分时间,打球就只能作为爱好偶尔为之。
“我小时候还接受过周恩来总理颁奖过呐。”精神气特别好的盛幼红有些小骄傲地说。这位长沙奶奶早在1965年,参加了全国21城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当时才11岁的她因为表现优秀,还被评上了“风格奖”。“那次周总理给我们颁奖的新闻还上了《长沙晚报》呢。”盛幼红说,她更没想到的是相隔50多年,自己还在打球,“我这次比赛又记起当年比赛时的‘小老虎精神\\’,没想我这把年纪了,还能接受你们媒体的采访。”
“输的时候可以尖叫,赢的时候可以欢呼,让我们更好释放情绪,生活里偶尔遇到的烦恼都忘了。”站上全运会这一最高舞台,湖南群众乒乓球女一队队员们很满足。“我们都会一直把乒乓球运动坚持下去,也希望我们这种打球的快乐能传递给更多人,大家都能动起来!”
文稿转自今日女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