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我华夏历史中,不仅仅只有帝王或者美人的故事才精彩,要知道,人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个世间里,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那么,对于人生所经历的事情亦是如此,而接下来,要讲得这个主人公,他虽非王侯,可却是将相,这个人是谁呢?且往下继续看来。

他姓裴,可能对于少部分人来说,这个姓氏有些陌生,但实际上,裴姓,在古代的时候,乃是世家望族,尤其是,这位主人公所属于的河东裴,那可是家传甚广的老牌世家,因此,完全可以说这位主人公,确实是出身名门世家。那他叫什么呢?他名行俭,字是守约,由于他的父辈以及祖辈所创下的功勋,使得他在年少时候,便能够被朝廷委任,做了弘文馆的学生,要知道,这可就是实实在在的官学。之后又过了几年,他参加了明经科的考试,并且成功中举,其后便被任命了一个相对来说小官职,也就是这个时候,他遇到了那位给了他一生启蒙的老师,名将苏定方,这位老先生见到守约,只说了句,我觉得我在用兵上的谋略,这个世间没人有资格学习,但现在看你,认为你不错,很适合。故而,就将他收为了弟子,把自己毕生所学经验尽数传授给他。

其后,守约再次被调任,到了长安县担任县令一职,那个时候,恰好是高宗准备册立武氏为中宫前,他知晓了这件事,深觉帝王如此行为,是乱政的开始,于是,暗中同与他持有一样观点的大臣们联络,商议,可惜的是,他们的密谋很快被人告发,天子与武氏都很生气,守约因此获罪,被贬官去了西州,担任长史。但守约其人,是确实很有才华的,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被任命为安西都护,在这段期间里,使得西域各国,多仰慕、信任他的人品,而归附朝廷,其后不久,他重新被召回了长安,这一次,他从司文少卿,走到了吏部侍郎的位置,关于这个官职,需要说明的是,它是负责选拔官员的,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守约善于发现人才的名声,渐渐开始传了出去。也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创立了各种有关于选才等方面的法规,一直被广泛运用到了今天。

数年之后,敌犯边疆,守约又被调了职,去了周王手下。又三年,西域边疆再起变故,这一次,守约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在朝廷军队出发前,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应当护送正在长安为人质的波斯王子回到国内继承王位,这样就能够用计谋来解决事情,而无需费用太多的财力。天子看他胸有成竹,当即命他为安抚大使,护送波斯王子回过继承王位,同时还给了他一道诏书,但这一趟路程,却远没有守约所言那样简单。

首先是,沙漠地带,气候多变,再加上,由于其地理等因素,使得人很容易会在期间迷失方向,守约一行,果然遇到了这件事,将士们因此,也十分疲惫。他便命令随从举行祭祀,并言道,水源已经离这里不远了,果然使得将士们安心不少,之后不久,狂风飞沙渐渐停止,守约率领将士们,向前行进不久,竟当真遇到了绿洲,这让他们都很诧异,许久才猜测出来,这或许就是汉代的某位将军来取走马匹的大宛某城,之后,当地得知消息的官员迎了出来,守约当即在此召集了一支由当地人组成的队伍,一起朝西边走了一段距离,之后又专门散布谣言,道是因为这个时候的气温太高,所以他们准备等到秋天的时候,再往下走,这个情报被突厥可汗知道,竟然轻易相信了,并没有在路上设置什么防备。

故而,得到了机会的守约,很从容同几位藩镇的首领见了面,假意邀请他们一起去狩猎,果然凑了一队上万人的队伍,之后,他便当真带着这些年轻人一起出发了,又几天,暗中将行进的速度加快,等快到那位突厥可汗的部落时候,派遣了其中与他交好的人,向他问好,然后表面上仿佛当真只是来狩猎,私下里却命人去传召那位可汗来件他,果然,对方因被打了个猝不及防,有些慌乱,最终被守约成功抓获。其后,他又带了自己的精兵,轻装袭击另外一位同样预谋叛乱的人,成功将这场还没发生的战争化解,回到长安以后,帝王大喜,给了他厚重的奖励。

但西域的叛乱,却并没有因此而结束,战争还在继续。次年,守约又一次统率了军队,驻扎在了相关的关卡处,这一回,他依然选择使用自己的智谋。或者该说,他不愧是被名将看重,并倾囊相授的弟子,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发扬光大,使得自己的名字,不负师父所望,名震了西域诸国。

然而,很可惜的是,朝廷内部官员的相互嫉妒、陷害,使得守约功劳被抹杀,最终也就得到了个县公的爵位,这说的就是,与他同出裴家的一位官员,由于嫉妒他所获得的成就,于是向帝王进言,杀掉了原本守约许诺会保住其性命的战俘,事后,守约很是无奈,但他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认为,如此的行为,恐怕会让那些叛乱的人再也不愿意投降了。

那一年,他年过六旬,已然可以称作是为老将,因为此事,心灰意冷,称病闭门不出。可谁知,不过两年以后,边疆的叛乱再起,这一次,帝王重新想起了那位征战西域多年的老将军,将他任命为行军大总管,只是让人很伤感的是,军队尚未出发,这位老将军就在家中病故了,享年六十有四。

不过,若说守约乃是儒将,其实并非单单说他的行事风格不同于某些武将那般粗暴、简单,也指的是,他本身的文武全才,比如说,他很擅长写草书以及隶书,乃是当时名气十分大的书法家,就是帝王,也非常欣赏他的字。可惜,这样一代传奇人物,最终还是被时间的河流所掩埋,少有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