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织锦绣沃野土生金
产业织锦绣沃野土生金
——徽县聚焦特色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见闻
(上接第一版)
“通过党员包户责任田,彻底解决了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锋说。
栗川镇还专门安排工作人员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为蔬菜产业提供智力支撑。“如现阶段容易出现哪种虫害,我们会提前告知农户做好防范。”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蛟蛟说。
在栗川镇,千亩玉米制种基地、500亩小麦制种种植基地、500亩蔬菜种植示范园、百亩订单辣椒示范点、百头肉牛养殖基地等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而这,仅仅是徽县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生动例子。榆树乡香菇标准化种植产业园和“中华蜜蜂标准化养殖基地”、泥阳镇乔王村千亩特色果园和张垭村订单辣椒种植、兴疆牧歌20万头生猪繁育全产业链一期投产、麻沿河镇熊北村现代食用菌产业园建成投产……
以工业化思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徽县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市场化经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
数据显示,徽县今年累计发展特色产业100万亩,预计实现产值28.9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全县在田蔬菜面积达6.37万亩,各类上市蔬菜产量达750万公斤,实现产值3000万元。
风景变“钱景”美丽焕生机
站在徽县大河店镇三泉村田园综合体的制高点,放眼望去,四周连片的田园里,栽植的各种观赏性植被成行成垄,随着山势的起伏,错落有致地排布着。
三泉村位于徽县大河店镇东北部,坐落在青泥岭脚下,村内因有青龙泉、白马泉、葫芦泉“三眼泉”而得名,这里青山悠然、碧水涟漪,人文荟萃、民风淳朴。
为了让这片山水更秀美、让这片家园更宜居,近年来,大河店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通过项目投资,在该村种植了红枫、海棠等30多个品种120多亩草本花卉,打造了三季有花的花海景观。
“环境好了,乡村美了,慕名前来观光旅游的人也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特别是通过举办的‘花映三泉·古韵青泥\\’乡村文化旅游节,大大提升了三泉的知名度。”三泉村党支部副书记何忠峰说。
三泉村还充分挖掘村庄人文历史、民间传说、传奇故事等文化资源,将符号化、景观化融入“山美、水美、村美、房美、路美、人美”的美丽乡村建设之中,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时下,如若走进虞关乡,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道路两旁绽放的马兰花。微风吹拂,成片的马兰花犹如“紫色的花海”,令人陶醉。
“每年到了马兰花盛开的时节,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徽县剑峰鑫淼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建平说,最早虞关人靠挖野生马兰花换些零用钱,经过乡党委政府的鼓励,老百姓开始规模化种植。
展开全文近年来,虞关乡以打造“花满虞关”为主线,就地取材,以马兰花为主对村社主干道、村内公共区域、群众房前屋后进行了美化亮化绿化;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套种野生马兰花,让撂荒地变成沃土,生出“金疙瘩”。
目前,全乡种植马兰花2400亩,户均年增收1万余元。依托马兰花产业,虞关老百姓端牢了致富“饭碗”,走出了致富“大道”。
令人惊喜的是,在徽县,还有诸如稻坪、嘉陵等一座座美丽乡村迅速崛起,“接地气”的乡村游风生水起。据了解,徽县积极推进嘉陵田河康养中心等生态康养项目建设,创建稻坪村省级旅游示范村,加大各类乡村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力度。2021年,接待游客164.1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8406.94万元。
让风景变产业,使美丽焕生机,徽县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
铁犁翻开肥沃的土地,种子播入希望的田野。
在徽县泥阳镇,翻耕的土地平铺在田间。远处,旋耕机的轰鸣声不断。翻耕过后,看着昔日杂草丛生的撂荒地重焕生机,村民们的脸上满是笑容。
“撂荒地,大多像补丁一样的地块儿,面积不大,收益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泥阳镇党委书记柏常青说,今年泥阳镇引导企业将土地流转与农民增收、撂荒整治与产业发展、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企业、农户“共赢”的路子。
原本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变成了“致富田”。“去年,我们整治了一些撂荒地,种了35亩辣椒,收益挺好。”银杏树镇马山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负责人杨少杰笑呵呵地说。
不仅如此,在徽县,项目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工业经济、民生事业等重点工作也在全力推进。
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所有的工作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后五年,徽县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徽县深刻洞察机遇与挑战,统揽全局,谋划未来——
聚焦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农业优先,推动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工业主导,推动工业经济提级转型;融合发展,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培引并举,加快新兴数字产业提速崛起;
聚焦改革开放,加大招商扩大投资。持续推动改革再深入、创新再提速、开放再扩大,以改革精神抓项目、优环境、促招商;
聚焦巩固衔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积极培树文明新风;
聚焦区域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生态园林城市,加大城市建设力度;
聚焦底线任务,加快绿色安全发展。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
聚焦共建共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着力打造教育强县,努力建设健康徽县,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2022年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谋篇布局、奋发作为的第一年,也是徽县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赶超的第一年。
“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争当陇南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建设‘富庶、活力、美丽、幸福\\’现代化新徽县而努力奋斗。”张立新说。
谋定而快动,笃行以致远。放眼金徽大地,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