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绘制发展蓝图,形成“一廊、两轴、四组团、十二节点”的空间格局;高点定位,全力推进浙南科技城1.47平方公里核心区、“中国眼谷”两大重点区块建设;科技赋能,推进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和平台“落地生花”……今年以来,龙湾围绕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构筑起区域叠加战略支点。
今年,温州市把国家自创区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快打响“一区一廊”温州品牌。作为全市自创区和环大罗山科创走廊的核心区,龙湾区(温州高新区)以自创区建设为总纲领,以“183”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实施以高新化产业体系构建工程、高能级创新资源集聚工程、高品质双创生态优化工程、高标准三大会战攻坚工程、高端化公共配套提升工程等“五高”工程,努力实现高新区晋位升级。
科学布局
高水平绘制发展蓝图
结合全市环大罗山科创走廊规划和实施方案,围绕打造“全国民营经济创新转型尖峰之城、眼视光科创新高地、科创资源集聚高地、区域协同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依照“全域统筹、资源集聚、多点联动、功能错位”的空间布局原则,形成“一廊、两轴、四组团、十二节点”的空间格局。
一廊
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温州高新区(龙湾)片区,即以瓯海大道和甬台温高速复线为纽带,串联起状蒲片区、浙南科技城、城市中心区、空港新区的产业平台、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的倒“F”形创新廊道。
两轴
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瓯海大道和甬台温高速复线两大交叉轴线。其中,瓯海大道轴线重点打造东西走向的科技创新和都市生活轴;甬台温高速复线轴线重点打造南北走向的产业升级轴。
四组团
状蒲组团——定位于科技创业核心功能板块和时尚创意产业承载板块,打造高端智创领航区和时尚之都发展区。
浙南科技城组团——定位于技术研发、科技服务、新兴产业、总部经济承载的核心功能板块,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区。
城市中心区组团——定位于生活、休闲、娱乐核心功能板块,打造都市生活承载区。
空港新区组团——定位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航空物流产业集聚核心功能板块,打造先进装备制造和临空经济发展标杆区。
十二节点
状蒲组团的文昌创客小镇、时尚创意产业园,浙南科技城组团的创新创业新天地、生命科学小镇,城市中心区组团的政务(金融)服务区、温州奥体小镇、永昌古镇文旅特色小镇,空港新区组团的通用航空产业园、永兴北园、永兴南园、天城围垦、滨海工业园。
高点定位
全力推进两大区块建设
与此同时,浙南科技城1.47平方公里核心区、“中国眼谷”两大重点区块建设加速推进。双创新天地、浙南·云谷等重点双创载体建设,国科大温州研究院、复旦大学生命健康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都按下了“加速键”。
眼视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此外,龙湾聚焦生命健康、智能装备、数字经济三大主导产业,以眼视光、基因药物、激光光电、物联网等优势领域为引领,坚持以大平台支撑大项目、以大项目引领大发展,北斗产业基地、科研型企业总部园、天心天思数字经济产业中心、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北大-温州激光与光电子联合研发中心等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和平台“落地生花”。
中国眼谷——温州眼视光国际创新综合体效果图
据悉,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虽然整体指标增势有所减缓,但全区大部分科技指标完成情况仍然保持在全市前列,生命健康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9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6.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高端引领,科创先行。龙湾围绕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构筑区域叠加战略支点,力争成为浙南地区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新高地、新标杆,辐射带动温州乃至浙南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