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柠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美好!感恩你的阅读、点赞、分享和评论,我的每一个努力都源自你的鼓励。
"百善孝为先"是《围炉夜话》中的一句名言。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说出了最根本的道理,最根本的人伦和最根本的共识,所以数千字的《围炉夜话》,抵不过这一句"百善孝为先"的名声。
然而,有的人是发乎于心的孝顺老人,而有的人却为了老人的赡养问题大打出手,有的人为了侵占老人的房子,将老人赶出家门,而有的人为了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自己掏钱为老人购置房产。
那么,那些年自己掏钱为父母买了房子的子女后来都怎么样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01
Lily,女,40岁,移民美国。
我是随老公一起来的美国,我老公是学医的,29岁那年,老公正在考取执业医师资格,以后的方向是开一家私人诊所。我在国内上大学时学的是理科,在美国也用不上,我于是想要再学一门护理学,这样开诊所时就能用上了,当时我已经生了老二,老大是个男孩,因为比较淘气就留在自己身边,老二是个女孩,三岁,相对好带一些,就想把老二送回国由我爸妈照看,当时来美国时,我们是卖掉了广州的婚房来到美国的,因为老公要上学,我们就在学校附近租了公寓,因为不知道以后会定居在什么地方,就没有买房,想到要把老二送回国内上学,就需要考虑教育的问题,于是决定还是在广州市区买房,这样可以把爸妈从农村接出来,住在广州市区,一个是孩子的教育比较好,另外生活起来也比较方便。父母就我一个女儿,以后在美国安定下来,再把广州的房子卖掉,接父母来美国。
然而,生活总是未知的,它有时并不会按照你安排好的轨迹走。老二被送回广州的第二年,母亲得了肺癌,从发现到去世仅一个月,心痛之余,就想把广州的房子卖掉,带父亲和孩子回美国,可是,父亲坚决不肯来美国,非要回农村,想到父亲一个人在农村生活毕竟不如大城市方便,尤其是看个病就更不方便,便和父亲说:不去美国也行,但要住在广州。父亲开始不同意,我们就让也住在广州的亲戚帮忙说服父亲,而且承诺会常来看他,父亲总算答应了。
几年后,我们的诊所开业了,就算用钱需要就想办法贷款,我们也没有卖掉广州的房子,一晃10年过去了,没想到广州的房子会升值这么多,但是即使现在也没想把那个房子卖掉,除非父亲答应来美国,否则就给父亲养老了。
02
李想,女,55岁,北京某医院护士。
我在医院工作,90年初因为慢性病休假在家,我的一个朋友当时正在做倒倒服装生意,看我闲着没事,就拉我和她一块跑,渐渐地明白了其中的道道,就开始自己做,也赚了一些钱,97年医院下了通知:要么回来上班,要么自动离职,因为服装生意不太好做了,于是,我选择回来上班。
当时,医院还在为职工分配房屋,我算了一下自己的存款,刚好够买一套房子的,想到老公父母还在农村县城,因为我老公家就他一个孩子,我们也不可能会他老家,而公公婆婆的养老肯定就是我们的事,就想把公公婆婆接来,以后照顾起来比较方便,于是就以公公婆婆的名义买了一套房子,我则等单位分房。
最后的结果是分房是没有了,而我为公公婆婆买的养老房却实实在在升了值,后来,我用这套房抵押做首付款为儿子贷款买了北京的房子结婚用。
现在想来,假如当初没有买公公婆婆那套房,我可能至今都不会在一线城市拥有自己的住房,更别说儿子的婚房了。
03
珊珊,女,58岁,天津开发区某外企白领。
我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虽说现在的天津应该算不上一线城市了,但是却是四大直辖市之一,生活倒也舒适自在。
我是赶上开发区的建设,从天津市国企服装厂跳槽去的外企,当时,日企老板为我们最早的一批员工分了房子,应该算是租住吧,虽然房子不是你的,但是,只要你在这个企业一天,企业就不会撵你走,所以,工作之余,倒也不担心没地方住,我父母生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只有我一个女孩,从照顾老人的角度,女孩更细心一些,所以父母更愿意离我近一些,我于是用自己攒下的工资钱,又借了点钱为父母在开发区买了一套房子,把父母从市里接到了开发区。说是照顾父母,其实,开始的时候,都是父母在照顾我的孩子。
渐渐地,我的孩子长大了,去日本留学然后留在了日本,我也退休了,虽然,这辈子没有为自己买过房子,但是,退休时,日本老板将我住了20多年的房子送给了我,过了户,成了真正的有房一族,然而幸运的是,父母天津市里的房子拆迁了,分了4套偏单,正好我们兄弟姐妹4人一人一套,而且,我的三个哥哥都声明了,虽然父母在开发区的房子写的是父母的名字,但因为是我买的,父母拜年之后,他们都不会和我争。
这样,当年的一个孝顺老人的善念,让我在四大直辖市的天津有了属于自己的三套房产。
写在最后: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意思是说:”孝有三点,一是尊重父母,二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三是能养活父母。“
孝顺父母是最大的善事,也是做人最大的根本,当然,孝顺父母有很多种方式,最主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孝顺,当然不一定都给自己的父母买房子,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尽力就好。
人生在世,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说不定,你的善举就会在你人生的某一个瞬间带给你意想不到的幸运。
三个女人孝顺父母的故事讲完了,你赞成她们的做法吗?今日议题假如你有足够的钱,你会给自己的父母买房子吗?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