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曝十寒)

●林辑“一曝十寒”这则成语的原意是即使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没有恒心,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其出自《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还要以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当时,齐宣王昏庸无能,常被朝中的奸人利用。孟子游历到齐国时,对齐宣王也无能为力。他认为齐宣王并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受到好的方面的熏陶。在《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把它在阳光下晒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它十天,它还活得成吗?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他,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他,他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

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这则成语,用来比喻人修学、做事没有恒心。因为“暴”为“曝”的古字,现在“一暴十寒”写作“一曝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