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娥静静地偎在“黑娃”的怀里,贴着他的耳朵说:“兄弟,我明日或是后日死了,也不记惦啥了!”
这是小说《白鹿原》中的一个情节。
田小娥命苦,父亲是乡里的穷酸秀才。为了换点生活费,就将小娥嫁给了年逾70的郭举人。
但是郭举人年岁已高,加上原配看得又紧。他和小娥,几乎没有几次单独相处的时光。
娶她回来,也只是想让她帮忙“泡枣”。
书中说,原配每晚靠在小娥门口,看着她将三颗“泡枣”处理完好后,这才回去。
那是一种封建迷信,认为服用泡枣,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郭举人也相信。
而那三颗“泡枣”,正是田小娥一生悲剧的根源。
作为《白鹿原》中最悲惨的女性,她又向读者展示了她对白鹿原、对封建社会的反抗。
第一次反抗,是郭举人让她泡枣,她却背地里,将枣子放在尿盆中,第二天交给了郭举人;
第二次反抗,是田小娥被鹿三杀害后,“附身”在他身上说:
“我到白鹿村惹了谁了?我没偷掏旁人一朵棉花,没偷过旁人一把麦秸柴禾,没骂过一个长辈,也没有搡戳过一个娃娃,白鹿村,为啥容不得我住下?我不好,我不干净大呀,你好狠心”
作者通过这一魔幻描写,借鹿三之口,表达了小娥对白鹿原的恨意;
第三次反抗,则更加魔幻。田小娥死后,白鹿原迎来了百年未见的大瘟疫,死者无数。白嘉轩不得已要用塔给她镇住,这是小娥最激烈的一次反抗。
书中通过对田小娥的前后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敢于同旧社会斗争、有血有肉的女性。让人看了一遍,就再难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