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怎样让1万块钱变多?这八句话让你赚更多

怎样让1万块钱变多?

在大家看来1万元,只是一笔小钱,可小编认为理财的精髓就是“勿以财小而不理”和“拿时间换效益”。所以,如何打理这1万块,小编还是有所思考的。当基础比较小的时候,如果想得到丰厚回报,那么可以选择高风险高利润的理财方式,或者是延长理财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收益最大化。下面以10年为期进行分享。

1、银行定期

目前利率一年期1.5,那么一万元放在银行,每个转存一次一年期,十年之后1*1.015^10=1.1605万,十年期涨了1650元,十年收益是16.5%。如果是三年期2.75,每隔三年去转存一次,九年之后1*(1+0.0275*3)^3=1.2684万,九年涨了2684元,收益是26.84%。

2、银行活期

目前利率一年期0.35,那么一万元就这么放在银行里不管它,十年之后1*1.0035^10=1.03556万,十年期涨了355块多,十年收益是3.55%。

3、国债

三年期国债4.92,五年期国债5.32,一万元买两个五年期国债,十年之后1+1*0.0532*10=15320,收益5320,十年收益是53.2%。

以上几种,都是把钱放银行里,基本上不用自己太操心,最大的优势便是只要银行不倒,你的一万块钱十年之后,连本带利全部能够拿回来。可以看出,即使是只放银行,不同方式的存法,最后的收益会相差十五倍,如果你的基数放大,那么收益绝对值相差可以按天壤之别来形容吧。355和5320,有没有被吓倒的感觉?

4、股票

如果觉得十年翻倍还不足已超越CPI,而且这一万块钱,你真的没有更好的去处了,不妨大胆尝试股票。我们取风险最高的股票为例,我们不去想着企图能抓到一只妖股,就以格格的亲身经历为看,曾经有一只股票,我买了没多久碰上它连续12个涨停,记住,十二年涨停只是十二个交易日而已,不是以年为计。1*1.1^12=3.1384,收益21384,扣除手续费用收益三周达到200%有木有?这是不到二十天的收益。

5、P2P

自p2p网贷在中国生根发芽以来,收益高一直都是其招牌优势。相对来说,p2p理财应该是当下互联网金融中最为人所熟知,也是使用最广的理财方式。而应运而生的P2P返利平台也是值得大家选择的。

不过,除了直接拿钱生钱之外,我们还可以拿钱生点别的,比如我把1万块钱拿去跟别人合伙,每年可能都会有50%或者更多的回报。比如我把1万块钱拿去给自己投资,学了一门很容易找到兼职的技能,利用闲暇时间挣点外块,可能一年就能赚回一万块!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结果,但是你在选择之前要明确知道结果,并且确定结果是自己可以承受的。虽然,我们都知道投资理财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在学习投资理财的道路中走了很多弯路。特别是对于目前市场的琳琅满目的理财产品,怎么样选择,怎么样规划,都是我们在踏入理财门槛前需要学习的投资理财方法。

展开全文

想赚的多这八句话得看看

1、定投基金一定就能回本吗?

定投最大作用市场低位时,摊平成本,如果一基金长期震荡下行,不论怎么定投,也不会赚钱。选基金一定要选择趋势向好,震荡上行的基金,如果只是板块轮动,则不需要止损。

2、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并非完全正确

想要理财,想学会辨识风险,一般高收益率伴随高风险,对于理财小白而言,往往会看重收益率而忽视风险,而付出的代价是亏损本金。

3、会花钱才会赚钱。别被这句话骗了。

不知何时起,会花钱才会赚钱被人当做真理,但实际上,背后的逻辑是,因为想要花这么多钱,才会有赚更多钱的动力,但实际上,很多人是会花钱,但不会赚钱,且花钱的地方都非必要且需要的。

4、他人把未来的钱贱卖给现在的你,你敢买吗?

若有人说把未来一年后到期的1万元,现在作价5000元卖给你,你当如何想?你会借给他吗?年化回报高达100%,你若借会不会有疑虑?会不会调查他的信用,还是觉得他在跟你开玩笑,忽悠人?

若是银行呐?把未来一年后到期的10150元,现在作价1万卖个你,你肯定会买,因为这是银行定存,你相信银行,是因为你信任银行有政府兜底。两者差别在于信用风险。

5、提前消费,没什么不好。但怎么还款却才是最大变数。

若不消费只想着存死期,现在的100元能买到的东西,30年后要付出181.14元,提前消费,没什么不好,但看重消费所带来的价值而非价格,可能更赞。但如若提前消费,再选择信用卡分期付款,年化收益率高达14~21%,你还不如攒够钱再去买,更值。

6、便宜货才好?基金上并不适合

牛市末期新发行的股票型基金,虽然认购净值都是1元,你以为很便宜?但其背后投资的股票可并不便宜。买金融类产品,最应认清他的资金投向和风险。

7、他人若跟你兜售理财产品,说没什么风险!那就是最大的风险。

除了银行定存是无风险利率,其他高于银行定存说获得的利率通常都伴有风险存在。他人跟你这么说,别信!

8、作出消费或理财决策前考虑价格?不,决策前应该先考虑机会成本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消费,每一个人想要钱生钱都离不开理财,决策前考虑的不是价格而是机会成本,比如说买了一份保险,性价比非常低,目前身体健康但退保损失本金,若替换其他同类保险,累交保费低于现在这款,这时你需要考虑是否替换。若身体健康已不佳,则再次投保可能面临加费、除外责任或拒保可能,那么不退也罢。(文章摘自:今日头条,中国养殖网综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