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年,男,已婚。10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家乡的某四大银行上班,家乡是四五线小城市。刚进银行那会,银行还算比较景气,自己家里以前条件也不太好,所以当时进了银行,周围人都比较羡慕,有亲戚还说从此命运都改变了,现在想想莫名喜感。银行工作过很多岗位,由于自己不太善于言辞,前几年做的比较边缘性的岗位,像柜员,财务经理,业务经理等。后来一个偶然机会,进入到了信审部,差不多算是银行比较核心的工作环节了,就是贷款的审批。干了三年多,审批过上百家企业的贷款,算是有点经验心得了。但是感觉自己绕了很多弯路,同批进行的小伙伴,基本上都升职提拔了,自己还在原地踏步,加上自己又过三十了,心中的压力和不平的陡增。就萌生了换工作的想法,但是由于家庭缘故,又没勇气走的太远,两地分隔始终对家庭不好。

由于本科学的会计,所以毕业后,一直有在考注会,说来惭愧,考了近十年了,今年考的综合,如果能通过,也算对这十年有个交代了。本想借着注会看看能否去事务所工作,但投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毕竟没有事务所经验,从零开始,工资又太低;另一方面,年龄也30+了,自认没有刚毕业那会的热情和精力了,所以说赚钱要趁早,年纪大了,拖家带口,放手一搏的成本风险太高。

就这样骑驴找马,边找合适的工作,边上班。同时听说公务员貌似收入都挺高,加上同事也有很多考公的,所以也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个名。没想到居然运气爆棚,一路过关斩将,上岸了。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在原单位终于争取到机会升职了一小步。所以一时间两难选择,纠结了很久。最终考虑到银行压力大,有夕阳行业趋势,加上抱着对公务员的幻想,成为了体制内一员。目前上了几个月的班,试用期还不清楚收入状况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之前幻想的多,果然围城效应还是时刻存在的。之前在银行的收入,可能说出来都没人相信,一年到手不到8万,公积金两边一起2w+吧,幸好房贷不用掏钱还,不然真心累。但是银行上了近十年班,几乎没怎么涨过工资,这是最令人绝望的一点,金融民工说的一点没错。

原单位也有不少同事安于现状的,年纪是一方面原因,压力也是另一方面原因。考公之后,原同事嘴上都挺羡慕的,都说不管收入如何,新工作性价比高,其实适不适合还是只有自己知道,我倒是想多挣点钱。但是考公之后,又感觉之前的注会白考了,感觉这一步有点打乱了节奏,前方在哪,又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只能边走边看了,希望这一步没迈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