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热爱生活,真诚与友共享。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小编怀念起了出去玩的情景,想起了朋友圈发的照片和自己实地看的,于是又老实在家了。
这水天一色的绝景,这水墨山烟的意境,让小艺脑袋一热,立刻买了去广东的车票。
结果到了地方一看真正的永丰古桥……
将这段经历发到网上,还被网友吐槽“老实人”:“为什么不加个滤镜呢?”
微博@冥王星豆豆
“你是不是想要这种效果?”
微博@落幕终不过一场繁华
“这样是不是顺眼多了。”
微博@一颗小蘑菇x
我还能怎样,只能含泪发了条朋友圈:“朋友圈都是骗人的!”
虽说把寻常景色,加上厚厚的滤镜美化“骗”到朋友也是一种本事。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的朋友圈,实在是过度美化了。
外国朋友在朋友圈发的长城,是这样的。
但我们知道真实的长城,是这样的。
你以为烟雨连绵的伦敦,是大气瑰丽的。
结果本地土著,都是一脸嫌弃,避雨还来不及。
你以为到北极能看到漫天极光迷幻,
结果黑灯瞎火,还被冻得神志不清。
同理还有比萨斜塔。
泰姬陵。
马丘比丘。
金字塔。
试问还有哪个景点,没被蜂拥而至的游客占领。
但是大家依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而是为了打卡努力挣扎着:
“扶本宫起来,本宫还没发朋友圈!”
假期不敢出远门了,就在家门口的海滩,冲个浪不行吗?
结果别人朋友圈发的,是乘风破浪的冲浪英雄。
你也去冲浪,就成了被浪打蔫的小海狗。
别人朋友圈发的,是沐浴着夕阳金光,浪漫的海滩追逐。
你一去海滩,只有海滨“下饺子”图。
别人朋友圈发的,来美术馆提高审美。
你也来接受熏陶,结果被汗味熏晕。
看来度个假着实不易,还是飞远点清净,看看网红朋友圈的“Legroomonplanes”(飞机腿部空间)也十分惬意嘛。
结果自己飞起来,只有无处安放的关节炎老寒腿。
原来,无论是网红,还是朋友圈里的朋友,总会把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加上层层滤镜才发布,毕竟这样才能获赞无数。
你永远不知道,一张成功的朋友圈照片背后,拍照的人付出了多少努力。
德国妹子GeraldineWest,就一人分饰两角来现身说法,朋友圈照片和现实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朋友圈一身时髦,穿着高跟鞋去远行。
实际上大包小包,堪比民工进城。
朋友圈的买买买,永远高贵优雅。
现实却是狂抢打折优惠品,恨不得脖子上都挂几袋。
熟悉的健身晒装备党,真的锻炼起来,汗水只会把眼线冲花呀。
更别说长跑党了,每次跑完,根本顾不上形象管理。
在外还好说,谁宅家还画着浓妆啊。
鸡窝头+框架镜+黑眼圈,才是宅女的标配嘛。
就算是女神,也有做沙发土豆,躺着吃薯片看电视的时刻呀。
别看你的女神表面上光鲜,实际会躺在床上吃炒面。
烘焙达人?
不好意思,黑暗料理做了一大锅,不得不点个外卖来发朋友圈。
吃沙拉,为了健康生活!
不好意思,拍完照这堆让人毫无食欲的杂草,就喂给垃圾桶啦。
等等,到这里画风就不太对了,
朋友圈不是我们用来记录生活的吗?
怎么成了迎合社交网络,过度美化自己的工具?
只因人们认为,“出远门”是好的,“好身材”是好的,“减肥餐”是好的,“高颜值”是好的。
于是达不到标准的人们,纷纷用美颜和摆拍,来美化自我,在他人面前呈现理想的自己。
社交网络的初衷固然是好的,激励每个人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只是这种美好,也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也需要不断地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
如果一键美颜就能获得“好身材”“高颜值”,为什么还要长期锻炼、保持自律、养成良好习惯?
如果看到朋友圈里,他人或自己曾经光鲜的生活,觉得当下的生活无比晦暗,这就本末倒置了。
别让社交网络,挤压掉现实空间。
我们应当明白,朋友圈美照的背后,也有疲惫不堪、一地鸡毛的一面。
哪里有社交,哪里就有伪装。
但生活中的美好依然存在,依然等着我们,放下手机、放下电脑,真正地去感受、去发现。
我们总该真心地热爱生活,真诚地与朋友分享。
也许现实中真正地实现理想,努力为理想奋斗的过程,远比朋友圈一时的光鲜亮丽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