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的竹编手艺人还是对着竹编有着自己的情怀,但情怀在现实面前显得那般的脆弱,只能另寻它业。因为种种原因,目前的中国民间竹编的编制维系是一个“肯老式”的支撑,艺人们随着年纪的增长
活动伊始,大班组全体教师和部分班级幼儿共同展示了民间游戏“跳竹竿”“跳大绳”“编花篮”,在展示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投入,活力十足,赢得现场运动员的阵阵掌声。接着进行的是单项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约流行在20世纪50至80年代。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
为了让学生在午间、托管时间有地方玩,有的玩,学校开展了校本课程《民间游戏》,有打陀螺、跳房子、跳绳、“天女散花”、滚铁环、捡沙包、跳橡皮筋等20多个游戏,其中有些游戏已经慢慢消失在现在孩子们的童年中。同学们通过课程的开展
林继富是《中国民间游戏总汇》的总主编。出生、成长在大别山区的他,从小玩着民间传统游戏长大,“夏天村里的孩子在月光下捉迷藏、躲猫猫,放牛的时候抓石子、跳房子,放学路上玩翻花、打纸杯。下石子棋、下军棋都是我喜欢的游戏”。谈及
陕西凤翔的木版年画是我国非常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怡璇也是凤翔木版年画的第21代传承人。虽然凤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