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封常清。封常清是山西人,因其外祖父犯罪被流放到安西都护府,年幼的封常清也跟随外祖父来到安西都护府。在封常清的外祖父去世后封常清生活贫困,于是就自荐投军跟随高仙芝南征北战

封常清朝着高仙芝驻守的陕郡逃亡,刚到陕郡,安禄山大军又到了,高仙芝、封常清再次大败,逃奔潼关,安禄山在洛阳忙着称帝,二人才勉强有了喘息之机。安禄山不追杀他们了,曾经被高仙芝得罪的

结果,唐玄宗得知前线失利,军队又主动撤回潼关,大为恼怒,加之宦官从中挑拨,随即便令人将封常清给斩杀了。与封常清一起被杀的,还有高仙芝。初次交战虽然失利,并不意味着封、高二将就不是安禄山的对手。封常清、高仙芝认清形势后,已经及

。衡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封常清解读了《衡阳市优化干部作风“九树九戒”》《衡阳市优化营商环境“九严禁”》。衡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贺雪峰就疫情防控相关

唐朝遗事:凡人将军封常清下文是《旧唐书·封常清传》中的一段节选:封常清,蒲州猗氏人也。外祖犯罪流安西效力,守胡城南门,颇读书,每坐常清于城门楼上,教其读书,多所历览。外祖死,常清孤贫说的

封常清最大的遗恨,就是将早已承平百年,疏习战斗的内地民众,当成了他麾下的百战安西军民。诸葛亮曰:无制之兵,虽名将不能为也。言之非虚!封常清再有将才,率领从未经战斗的新募之众

期间,封常清主动请罪,请求入长安面圣,据实汇报前线安禄山叛军军情。唐玄宗不仅不许,还将封常清贬为平民,发配到高仙芝军中戴罪立功。用人之际,不仅不安抚人心,反而从重责罚前线将

所以唐玄宗启用哥舒翰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如果唐玄宗没有过度自信的话,这个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正是因为唐玄宗过度自信,才以为安禄山的叛军是很好平定的,所以才在封常清失败后将其处死,所以才在高仙芝放弃陕郡退守潼关后将其处死,以至于损失

现在看来,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的人坚守潼关的战略是正确的,如果他们不冒险出战的话,安禄山也找不到机会突破这个天险,那么唐朝说不定还能够保持兴盛下去,唐玄宗也用不着仓皇逃往四

封常清祖籍蒲州猗氏(今临猗县),父母早亡,由外祖父抚养长大。外祖父喜欢读书,颇通文墨,后因罪被流放到安西(治龟兹,今新疆库车)充军,成为胡城南门的守卫。他对小外孙呵护备至,常带其在城门楼上读书识字。在外祖父的悉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