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远郊的悬泉附近普查时发现了悬泉遗址,并且出土了悬泉置简牍一枚(现在该简牍存放在敦煌博物馆),自幼练习书法的他
先来透露下这件文物的名字,它就是敦煌汉简,敦煌汉简出土的时间是在1987年的汉代烽燧遗址中.当时甘肃省考古队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那就是这边有人在戈壁滩发现了一些散碎的竹简,这个消息不用说也是极其
敦煌市委宣传部供图“汉简书体是千年前镇守边关的将士家里的书信所用字体,或者是战事紧急的时候,写下战报发往最高指挥官这里.隶书写起来很慢,为了写得快,汉简书体开始逐渐流行.”朱群表示,内地因为空气潮湿
导读:汉代简牍是研究我国汉代历史最珍贵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两汉书体演变和书法艺术的第一手资料.敦煌地区的汉代遗址中先后出土了约17480多枚汉代简牍,在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简牍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敦煌
原简现藏敦煌研究院;1944年春,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敦煌西北小方盘古城附近掘得汉简49枚.原简现藏台北中央图书馆;1977年8月,嘉峪关市文物保管所在今玉门市汉代烽隧遗址中获得汉简91枚.原简现藏嘉峪关
敦煌汉简发现于甘肃西部疏勒河流域汉代长城关塞遗址中,在1907年后的近百年里,共发掘25000余枚汉简.因在汉代敦煌郡范围内发现的最早、最多,故称为“敦煌汉简”.它在我国已发现的汉代简牍中占有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