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在雾社专门设立办公室来管理德鲁固群、道泽群、德固达雅和属于泰雅族的万大群.而德鲁固群又称为雾社群,有将近两千两百多人的十一个社组成,此
雾社(“社”是高山族的基层组织,相当于部落)位于台中地区海拔1200多米的埔里山区(今属南投县),南临日月潭,风景秀丽.雾社因当地雾大而得名.
日本兵的枪对准了雾社,对于岛上的原住居民实行实行奴化教育政策,对反抗日本的原住民实行残酷镇压.当时日本采取"以蕃制蕃"的政策,让已经归顺日
雾社事件,是于1930年在台湾发生的原住民抗暴事件,地点位于今南投县仁爱乡雾社.在雾社入口公路左边斜坡有一座"观樱台",是春天赏樱之极佳眺望点.
雾社建有抗日纪念碑,雾社(Wushe)台湾省著名高山族聚落.位于台湾岛中部南投县山区,乌溪南源眉溪上游左岸分水岭上,万大水库北,因附近地区晨昏多
一、莫那鲁道的生平莫那鲁道(MonaRudao)1882年出生于雾社,是泰雅族马赫坡社人,为马赫波首领鲁道巴伊(RudaoBai)的长子,于1
一次,日本人下令在雾社地区砍伐森林,大兴土木,兴修神社.此举让当地赛德克族的原住民感到十分惊恐,他们视森林为圣地,因此拒绝了日本人的命令.
,台湾雾社高山族同胞举行大暴动,共杀死130余名日本人.消息传出,中外震惊,史称“雾社事件”.图为台中州能高郡雾社德鹿谷社的航拍
2011年台湾导演魏德圣拍摄的抗日史诗片《赛德克·巴莱》,让雾社这个美丽的名字走入人们的视线,也让我们认识了智勇双全的台湾少数民族抗日英雄莫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