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暖”就暖,《诗经》有“吹笙鼓簧”的传统,笙中有簧,不像笛子,中间为空,冬日吹笙,簧会冻住,是涩的,吹不响。吹笙即是暖的象征。杜牧有句:“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小雅·鹿鸣》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
(笙和大钟交替演出的意思)。在《诗·小雅·鹿鸣》中有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热情周到的意思)。关于笙的发明者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相传笙为随所造,在
笙是汉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吹笙鼓簧”,《尚书》、《诗经》已有相关记载。学生时代至今,冯晓俊与笙结缘十多年,“感情”日益深厚。工作后,他先后参加了静安区职工民乐团和市宫茉莉花艺
簧是具有世界性的原始乐器。如今,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和阿尔泰人、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北欧拉普人、北海道阿依努人等人群还在演奏。《诗经》中,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巧言如簧”等语句。鼓瑟、吹笙与鼓簧